【常用】污水处理小知识

佛山洁澄环保小编
2024-10-25

1、污水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2、市政污水

市政污水是指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径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渠汇集并应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入水体城市污水的处理涉及很多方面,必须对下水道体制,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处理工艺,处理后污水的利用和排放要求等进行综合规划


3、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水质成分复杂,性质多变

按受污染程度不同,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废水及生产污水两类。


4、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温度增高的水(如设备冷却水)


5、生产污水

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的水,大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6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就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7、(物理)污水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处理方法。


1)常见的污水的(物理)预处理工艺有哪些?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预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等等。

2)格栅

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大块固体污染物,以免其对后续处理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造成损害。

一般污水处理工艺设置两道格栅,污水先经粗格栅,再过细格栅

3)沉砂池

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

4)初沉池

初沉池作为二级生物处理构筑物的预处理设施,处理的对象是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即SS),

去除率约40%~50%,同时可去除25%左右的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污染物负荷。初沉池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

5)气浮池

气浮池是指一种主要是运用大量微气泡捕捉吸附细小颗粒胶黏物使之上浮,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的池子。

气浮工艺的工作原理是处理过的部分废水循环流入溶气罐,在加压空气状态下,空气过饱和溶解,然后在气浮池的入口处与加入絮凝剂的原水混合,由于压力减小,过饱和的空气释放出来,形成了微小气泡,迅速附着在悬浮物上,将它提升至气浮池的表面。从而形成了很容易去除的污泥浮层,较重的固体物质沉淀在池底,也被去除。

6)隔油池

隔油池,一种废水预处理构筑物,主要原理是利用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作用来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

7)调节池

调节池是一种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主要起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8)二沉池

二沉池也叫二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


8、生化池(生物)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

1)活性污泥系统

活性污泥系统活性污泥系统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所组成的。

2)活性污泥工艺

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工艺包括A-B工艺、SBR工艺、A2/O工艺、氧化沟工艺等。

3)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

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能够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比较多,其主要有营养物质、温度、溶解氧以及有毒物质等。

4)碳源、氮源、磷源的比例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磷源)的比例关系一般三大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磷源)的比例关系为BOD:N:P=100:5:1

5)溶解氧浓度

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保持在3-4mg/L为宜,不应低于2mg/L。

6)生物除磷工艺系统中三种微生物

在废水生物除磷工艺系统中,一般存在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微生物,即聚磷菌、发酵产酸菌和养样好氧菌。

7)废水生物脱氮

废水生物脱氮是在硝化和反硝化菌参与的反应过程中,将氨氮最终转化为氮气,而将其从废水中去除的。

8)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是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的过程。

9)反硝化反应

反硝化反应是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还原成N2的过程。


9、(化学)污水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是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1)凝聚

在废水中投加带正离子的混凝药剂,大量正离子在胶体粒子之间的存在以消除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从而使微粒聚结,这种通过投加正离子电解质的方法,使得胶体微粒相互聚结的过程称为凝聚。

常用地凝聚剂有硫酸铝、硫酸亚铁、明矾、氯化铁等。

2)絮凝

絮凝是在废水中加入高分子混凝药剂,高分子混凝药剂溶解后,会形成高分子聚合物。这种高聚物的结构是线型结构,线的一端拉着一个微小粒子,另一端拉着另一个微小粒子,在相距较远两个粒子之间起着粘结架桥的作用,使得微粒逐渐变大,最终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体(俗称矾花),加速颗粒沉降。

常用的絮聚剂有聚丙烯酰胺(PAM)、聚铁(PE)等。

3)混凝

凝聚与絮凝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过程为混凝过程。混凝在实验或工程上被经常应用,如先在水中投加硫酸亚铁等药剂,消除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然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PAM),使得微粒逐渐变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矾花,最后产生沉降。

4)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是: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

5)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6)总磷

总磷TP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7)除磷剂

除磷剂指污水、废水等又混凝除浊处理及除磷的化学药剂。除磷剂又叫去磷剂、降磷药、磷去除剂、除磷絮凝剂等。


PAM.jpg


8)氨氮去除剂

氨氮去除剂JN-1是污水处理中专门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化学药剂,具有反应速度快(5分钟见效)、适应范围广、无需改变处理工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110.1.png


分享